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两会幕后编辑的“融合之道”

创建:2022年04月15日 20:46,撰稿:周晓烨 蒋心怡,编辑:康心远,点击:

两会幕后编辑的“融合之道”

 在各媒体全国两会报道工作结束后,我们邀请到CCTV4中文国际频道的编辑杨庆,通过网络视频连线的方式与我院融媒体中心的同学们进行分享、交流,介绍今年两会报道的幕后编辑工作。会后,杨庆编辑接受了融媒体中心记者的采访。

   

      杨庆,2014年入职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新闻部,2015年至今连续七年进行《传奇中国节·春节》特别节目探班春晚板块的特别报道,曾参与G20杭州峰会特别报道、十九大预热报道《筑梦中国行》、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特别报道、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特别报道等。

      目前杨庆担任CCTV4《今日环球》和《中国新闻》两档节目的责任编辑。今年两会报道中,杨庆主要参与12点档《中国新闻》的编辑工作。

独家揭秘:两会报道的幕后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面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媒体便是建造这个“窗口”的工匠。要迅速准确,又富有创意地做好新闻报道,幕后编辑工作非常重要,其中选题是第一步

“两会报道的重点选题是在3月5日两会正式开幕前就已经策划好了。”杨庆表示,“选题要了解国内宣传的动势,立足‘十三五’收官之年、‘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关键节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民生等多方面。”

一个好的选题需要集思广益、反复打磨。每天早上9点、下午15点和晚上21点,这三个固定的时间段都要召开编前会,在编前会上通报下一档节目的重点选题及注意事项。选题通过后再进行稿件的改写以及后续的工作。不单只是两会期间,这样的工作流程就是编辑工作的日常。

                            

“让外国人谈眼中的中国”策划便是这次两会报道中的一大亮点。作为责编,杨庆主要参与了12点档《中国新闻》节目中的“全媒体观察”版块的工作。今年,为更好展示中国“十三五”收官之年取得的新成就,节目组特别邀请了常住中国的外国友人来谈谈他们眼中的中国。

除此之外, 12点档的《中国新闻》还抓住 “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关键时间点,开辟了“中国新篇章”版块,对最新的方针政策进行报道与解读。

                                                        

媒体融合:新闻报道的新格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以来,电视、广播、网媒三位一体的全媒介、多终端视听模式开始形成,媒体融合新格局开始建立。

在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全国两会报道也成为各大媒体融合成果集中呈现的“展示厅”。

                            

本次《中国新闻》的两会报道栏目便是融合新闻报道的一次有益探索。CCTV4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广播合作,在该广播电台搭建分演播室,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广播能够被“看见”,让节目资源更丰富、内容更充实。

《中国新闻》的“全媒体观察”版块从4个方面展开报道:第一,海外媒体评论,即选取海外名媒体对两会的评价,如《华尔街日报》等,以“报摘”的形式呈现;第二,选取外网网友的留言;第三,采访华侨华人;第四,以外国人的视角传递中国声音,如邀请两位在中国生活十多年的嘉宾——来自埃及的王慕林和泰国的拉琵潘,介绍他们眼中的中国经济、科技新发展与新成就。

                            

CCTV4利用国际频道的自身资源,融合广播、电视的优势,立足定位,以创新栏目形式进行了两会的对外宣传报道。但融合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杨庆老师说,“广播端是以声音传播为主要手段,而电视传播则更注重画面的选择,这对于广播端的同事来说是一大挑战。”

来自央视编辑的建议

对于学生们关心的问题,杨庆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电视媒体工作者的素养应如何培养?

阅读书籍能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原理,素养主要靠工作积累。电视台是一个团结合作的团体,既要有音频、视频,还要有技术支持等,所以在工作中要互相学习,不懂就问。

学生要从脱离稚气到成为专业媒体人,还有多远的距离?您对我们有什么建议?

认真学习,多看别人怎样写新闻稿。只有多看,一步一步地积累才能提高,如果想往电视方面发展的,就多看电视新闻节目;想往新媒体方向发展的,就多刷新媒体,从高质量的内容中学习。新闻写作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当你能够模仿别人后,再加入自己的风格。所以,多看、多练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学校里先要脚踏实地地把基本功练扎实。

文字|周晓烨 蒋心怡

图片|葛钰晟 贺霄 赵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