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全国两会前方记者的“十八般武艺”

创建:2022年04月15日 20:43,撰稿:曹诗雨 戴子妍 蒋心怡 李欣璐,编辑:康心远,点击:

全国两会前方记者的“十八般武艺”

专题导读:

这组稿件的主角都是全国两会广播电视新闻战线上平凡的新闻人,有前方记者、后方编辑,也有访谈节目主持人,他们在各自的新闻生产环节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在两会报道方面积累了各种实战技能,同学们可以从字里行间学习到不同的知识,并且运用在实践中。

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各大媒体利用“5G+8K”、“AI声像分析”等新媒体技术,增强报道的时效性、可读性、针对性,作为离现场最近的新闻人,两会报道的一线记者也使出“十八般武艺”,不仅要做到紧跟时事,让民众第一时间了解大会开展的进程,还需获得解读提案议案的第一手资料,成为广大群众理解与自身利益、发展相关的政策方针的桥梁。

近日,我们采访到从业经历十余年、两会报道经验丰富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李琳,在同李老师的交流中,一起深入学习怎样确定策划选题、怎样灵活切换采访方式、如何分工合作的方法,感受前方记者的敬业精神,培养未来的职业素养。

   

     李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签稿人。

2005年8月至今,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国广)新闻中心工作。工作十余年间,她参与采制的作品曾荣获第44届亚广联对外广播奖、2016年度全国广播外宣节目创优评析一等奖、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等奖项;个人曾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突出贡献表彰,中宣部宣传文化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宣部、中国记协2019年和2020年“新春走基层”先进个人。

选题和策划是“ 重中之重 ”

“选题策划是做好报道最关键的部分”。李琳老师列举了策划全国两会报道的四种思路,分别是围绕两会议程、社会热点、平台定位、融合媒体入手,寻找合适的选题,完成高质量的策划。

去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程是审议民法典草案,今年是审议“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李老师介绍了环球资讯广播今年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做的《起航十四五》系列报道,针对草案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等议题,采访了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和杨伟民、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等代表委员,请他们深入思考有关议题,并且提出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策划的重要内容,环球资讯广播策划推出《两会聚焦点》特别报道,每期围绕一个热点话题开展。比如怎样看待“乡村振兴”“粮食安全”“一带一路”等,请代表委员围绕话题进行探讨,虽然每期时长只有短短四五分钟,但谈话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能够从权威表态中了解代表委员提案议题中的民生关注热点和经济发展脉络。

李琳老师所在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是以国际新闻和涉外新闻为主的对内广播频率。作为涉外新闻的广播频率,如何找到频率定位与两会报道的契合点?李老师总结了两个关键词,“外”字特色和“广播”特色。

比如,今年环球资讯广播从“外”字入手,推出了《世界看中国》系列报道,依托总台的驻外记者采访各国各界人士,反映国际社会对两会的关注和期待。为更好地发挥“广播”特色,环球资讯广播推出《听见履职心声》板块,每篇报道具备“短平快”的特点,时长控制在一分钟左右,以代表委员自述的方式为主,讲述他们的履职历程和感受,介绍他们的提案议案,以及对今年全国两会的期待。李老师认为,“讲述的方式比记者的报道更具有亲和力,更能打动人,所以传播效果也更好”。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传播的呈现方式,扩充了传播内容,使新闻报道充满无限可能。广播也能搭乘新媒体技术的“快车”,实现广播节目与新媒体的融合。

《两会青年说》是环球资讯公众号推出的特别报道,通过街采的拍摄方式,聚焦青年人群关注的全国两会热点话题。同时针对青年人的关注点,采访了观察员和代表委员,展现当代年轻人对国家政治的关心和代表委员们对年轻人的关心,营造出隔空对话的氛围。值得一提的是,这组新媒体报道还对广播节目进行了反哺,在融合创新上具有较好的探索。

“ 约采 ”VS“ 抓采 ”

“约采”是事先约定的采访,是新闻采访常用的方式之一,能够事先与采访对象协调好时间地点,根据需要列举采访问题,采访过程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能够深入了解采访对象,挖掘报道事件的全貌。“抓采”,顾名思义就是在新闻现场“抓到就采访”,采访对象具有随机性,采访难度较大。但李琳老师告诉我们,在两会采访报道中,相较于“约采”,“抓采”的效率更高,有时能成功采访到难以预约采访的重要领导、名人大腕。

                            

                           

“约采”和“抓采”各有千秋,如何在不同情况下灵活切换采访方式以获得满意的采访内容呢?采访经验丰富的李琳老师有自己的一番心得体会。

李老师认为“抓采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最忌讳偶遇名人,却不知道问什么,如偶遇马化腾,一个好的采访机会摆在面前,却不知道问什么。甚至认错人,导致张冠李戴错失良机。因此,抓采前的准备工作是采访成功的基底,打牢基础才能把握机会乘胜“采”击。

认人就是抓采前的准备工作之一。李老师认为,首先需要根据以往媒体的报道,了解采访对象所在的代表团和界别,比如全国人大代表按地区划分代表团,比如北京代表团、重庆代表团等,而全国政协委员则是按届别划分,比如教育界别、经济界别等。

通常,上会记者在确定了采访对象所在的代表团和界别后,采取的最有效的方式是打印他们的彩色照片,通过照片熟悉他们的长相,对应记忆其社会身份。其次,抓采的场合与时间也有讲究,一般会考虑代表委员开全体大会和小组会议的间隙,还有代表委员会前刚抵达驻地酒店时,李老师总结的这几个时间段是非常值得留意的,能抓采到的几率更大。

认人需要采访记者锻炼超强的记忆力和观察力,等待采访对象接受采访就需要磨炼顽强的毅力。有一次,李琳老师在会场遇见“中国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老先生,处在耄耋之年的厉老先生因为身体原因已很少接受采访,李老师为了采访厉老先生曾在洗手间等候多时,最后终于采访到他。有时候为了采访某位代表委员,李老师也会在其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在会场外等待数小时。具有高度敬业精神和坚持不懈品质的李老师认为:“一两句有用的信息也是极为重要的。”

除了被动等待,主动“蹭”也是一种重要的“抓采”方式。作为广播新闻,如果能收集到采访对象的声音就可以放在素材库选用。李老师认为,“由于报道呈现方式不同,广播能够蹭电视台的采访,但电视台不能蹭广播的采访。”参加一些媒体单位群访时,也可以通过“蹭”采访的方式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如果说抓采需要一定的运气成分,那么约采就是完全靠记者的真本事了。“记者永远在学习的路上”是李老师对多年来采访经历的总结,每确定采访一位代表委员,就要提前了解他的社会身份和所在领域的情况,比如采访一位企业家,你需要关注他企业的发展状况,对企业的短期目标和发展规划有一定的认知。了解这些信息后,还需要提炼出与你报道内容相契合的点进行提问,从而达到采访目的,完成报道。

“ 老带新 ”,分工合作效率高

怎样带好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报道的新记者,是作为经验丰富的老记者李琳需要面对的问题。李琳在与新记者们的相处过程中发现,由于缺乏经验,新记者常常出现面对一场报道无法确定选题,面对采访对象问不出问题等情况。于是,作为老记者的她便会给大家一个明确的选题方向,具体实施过程需充分发挥新记者们的主观能动性。

“分工合作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即我在群里抛出选题和框架思路,有兴趣的记者各自选择自己负责的板块,分头行动。”

老记者在工作过程中起到了协调作用,为新记者们理清思路,防止他们在面对重大报道时因缺少经验而不知所措,乱了阵脚。“我们除了做常规性报道,还要做话题式报道,我们会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分头联系采访对象。”在合理分工的情况下,记者们能高效地完成稿件,同时不断丰富经验,提高技能。

新记者身上所具有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使他们在面对采访时更能放下面子、抛下顾虑。“新记者敢闯敢干,往往不会有过多顾虑,他们不会考虑自身所处的地位。采访对象无论是官员还是领导,都直接上去联系。所以两会期间,新记者们也能采访到很多人。”

有一次,李老师组织策划了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报道。她把初步想法发到讨论群后,有记者迅速报名参与。其中,一位新记者根据李老师的思路,联系到了海南省发改委主任和海航的一位总经理,并且就海南自贸港的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采访嘉宾重磅且内容关注度较高。但由于篇幅有限,一篇报道难以承载。于是,李老师指导新记者对素材进行了加工,围绕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单独成篇,最后也获得较高收听率,反响不错。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琳老师用饱含热情的话语为我们答疑解惑,用躬体力行的实践为我们展现敬业精神。希望在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新传学子能把学到的经验投入无限热爱的新闻事业中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出更好的策划和报道。

详细案例学习



                           

独立报道有“诀窍”

                           


当李琳面对需独立完成的报道任务时,一套多年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让她既能提高采访成功率,又能做出一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在全国两会期间,李琳独立负责的报道“全国人大代表热议全面推进乡村振新如何发力”取得较高收听率。清晰的叙述思路、高质量的音响效果、代表们有力的发言等等让我们沉浸其中。


谈到为何选用“乡村振兴”这一选题,李琳说:“今年正好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将焦点转移到乡村振新,同时中央一号文件也聚焦在乡村振新上。所以我推断,乡村振新肯定是两会的热点。”要想培养对新闻点的敏感性,记者首先要做到的是积累。关注与国家、社会甚至国际相关的热点事件是记者的必修课,如果缺乏对时事的了解,即使将报道选题抛给你,你也不一定知道该如何完成这篇报道。


敲定新闻报道选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便是联系采访对象。李琳通过了解,发现曾经所采访过的一些人大代表在今年两会上都是聚焦乡村振兴,他们其中有公司老总、基层干部等等,对不同领域的人大代表进行采访能丰富报道内容,让听众从不同角度全方位了解乡村振兴。“他们都是我在曾经的采访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李琳说到。在这场报道中,平日积累的人脉资源助了李琳一臂之力,也不禁让我们思考,每一次采访不仅是为了完成单次工作,也是一积累人脉的好机会。我们应将眼光放得长远些,用恰到好处的采访技巧“征服”采访对象,让他们感受到新闻采访的温度与情怀。

李琳着手准备这篇报道是在3月1日左右,此时两会还未开幕。敏锐的判断力和人脉的积累为李琳做出契合主题、内容质量高的新闻报道打下基础,提前做好充足准备让新闻报道之路越走越顺。

                           

分工合作带来的“意外惊喜”

除上述的“乡村振兴”外,“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样是契合中央国际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频率的热点话题。近几年,我国着力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经过斟酌后,李琳觉得这个点子可行,便将其抛在群中供大家思考商量,她再把基本框架思路梳理出来:“我的设想是采访一位与自贸区或自贸港相关的人大代表,请他谈一下十三五期间自贸区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哪些成果,对未来的发展规划有何建议。还可以找一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请他讲讲要实现高水平开放还有哪些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商量好选题框架思路后,记者们分头联系采访对象,最后将各自获得的信息加工综合,一篇“如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人大代表畅谈未来发展新举措新期待”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报道发表后的不久,一篇名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如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做贡献?全国人大代表展开热议”的报道发表出来。这篇报道的由来也是巧合,李琳负责的关于高水平开放的报道需要张晓晓去采访一位海南的人大代表,正好这位代表集中谈了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情况,内容重磅,契合热点,加之李琳的报道已承载不下那么多内容,她便决定让张晓晓单独做一篇关于海南自贸港的报道。我们采访了“超额”完成任务的记者张晓晓,了解采访背后的故事。

                            

                           

                   张晓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主持人、记者。现担任《直播世界》《第一资讯》节目主持人。


今年两会,张晓晓作为首次参与两会报道的新记者,负责报道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如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做贡献?全国人大代表展开热议”。

今年两会,通过联络人联系人大代表成了记者们的必要工作,许多记者的采访工作便止于此步。“大胆去找联络员,大胆提出需求,大胆问问题。”张晓晓说道,“无论是对联络员,还是对人大代表,真诚地询问对方,不要因为一次拒绝便放弃。”她认为,与人大代表建立联系很重要。如果某位代表认为现在不方便接受采访,记者可以尝试与他另外约定时间,并观察代表的态度是“彻底不行”还是“暂时不行”。如果是“暂时不行”,记者便需要进行更多尝试,或许对方会被你的诚意打动。如果是“彻底不行”,记者便要立刻考虑采访其他对象,抓紧每分每秒。

“两会报道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离奇曲折,你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张晓晓补充,除了两个“舍得”,记者还应做好宏观准备,比如英语的学习。在今年两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的记者们聆听驻外使节、驻华外国机构的代表等发言,或者采访外国代表时,英语储备便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手记

在同李琳老师进行了近两小时的线上交流后,我们还陆续补采了一些内容,使案例细节更加丰富详实。为了记录学习交流的收获,特附上三位参与采写的同学的手记。

2019级新闻学 戴子妍

跟采访组的同学一起参加了李琳老师的线上分享会、通过学习李琳老师的经验,我收获了很多。或许我们离参与两会的报道还有一定距离,但其中的经验值得我们共勉。

作为记者,一定要有敢闯敢拼的精神,不到最后绝不轻言放弃。面对采访对象,用真诚的态度、真挚的言语打动对方,让他看见你作为记者的职业素养。做好前期准备是头等大事,也是记者的基本操守。没有前期各方面的充分准备,等到记者真正站在现场时可能也无法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从而错失机会。

2019级新闻学 蒋心怡

这次采访了很多资深的记者、编辑,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记者是一个一直学习的职业,如果要做得出色,那么在学校就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且多加实践。

另外,在这次采访李琳老师的过程中,感觉当时问题都问得差不多了,但到写稿子的时候,才知道一些关键的没采访到,后面又进行了补采。后面我单独采访了张晓晓老师,她谈到了一些李琳老师没说到的。总之,补采可能是很麻烦人的,但让每一次补采都变得有意义,都能知道新的信息,那就是值得的。

2019级新闻学 曹诗雨

在和李琳老师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不仅是李老师拥有丰富的采访经验和专业的职业素养,还有她始终如一的对新闻事业的热爱。这份热爱,让她能时刻保持学习态度,无论达到什么成就都在“学习的路上”;这份热爱,让她面对采访任务时,坚持不懈地靠诚意打动采访对象;这份热爱,让她统领全局时,还能关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尽显能者智慧。

有时候,采访技巧和策划思路我们能够模仿套用,但敬业的精神是没法简单模仿套用的,唯有真正的热爱才能支撑新闻人一直走下去。


文字|曹诗雨 戴子妍 蒋心怡 李欣璐

图片|来源于采访对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