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分享会:主创谈纪录片《雪域放歌》背后的故事

创建:2022年04月16日 10:47,撰稿:蒋心怡,编辑:康心远,点击:

分享会:主创谈纪录片《雪域放歌》背后的故事

4月21日下午,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于学院楼301会议室举行《雪域放歌》纪录片分享会,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高级记者姜万川对该纪录片进行分享,郭庆教授、马晶老师以及2020级广播电视专业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分享会

   

《雪域放歌》是2010年起姜万川老师作为援藏记者期间拍摄的零散图像组合剪辑而成的一部自述性纪录片,全片注重视听语言表达,贯穿颇具特色的音乐歌舞,展现了西藏昌都的风土人情和重庆援藏工作。

                            

       姜万川老师在做分享   张琳莉 | 摄

在新冠疫情前《雪域放歌》才被姜万川老师整理出来,“由于保存当年援藏图像的电脑和相关磁带破损,我下狠心,千方百计地把一些图像数字化重新采集后编辑了一下,就形成了这部纪录片。” 姜老师说。                                 

                          

                                       

《雪域放歌》部分截图

与音乐结缘,2010年,姜万川与向达、旺堆、洛松、斯达等藏族青年相识。汲取藏东传统音乐歌舞精华,老一辈歌舞演员悉心传帮带,年轻人珍惜机遇,为大型民族歌舞演出刻苦训练。歌唱家乡,向往爱情,赞美高天厚土,年轻的心满满是爱。音乐歌舞音乐歌舞宛如灿烂阳光一般,播撒点亮高原艰苦生活的每一天。一场说走就走的踏歌远行,迎来高寒缺氧艰苦环境中全新的生命体验。青春、友谊、梦想、奋斗、生死、家国……一个个原本庄严厚重的话题,融入在高天厚土看似轻松、文艺的生活影像纪录之中。

该片通过近十年的真实影像,记录中国青年拼搏奋斗逐梦圆梦历程,见证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和雪域高原发展变迁。

看完纪录片,部分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李怡静同学说:“这个纪录片从音乐这个角度切入非常好,虽然民族不同,语言不同,但音乐是最打动人的,看完我感受到了昌都人非常热情、纯净、乐观的生活态度。”

                               

                            

《雪域放歌》部分截图

陈晨同学认为纪录片展示了西藏的地域特色,“它是带有朴素生活味道的一个地方,但并不是有差异化的。同时也感受到西藏在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仍然需要关注,这部片子很好地让我们了解了西藏。”

在援藏过程中姜万川独立承担昌都解放60周年特别报道时遇到过很多困难,首先是身体的挑战,“每天都很累,但想到昌都解放60周年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自己应该坚持下去”;然后是语言的障碍,“在采访前要做足功课,要注意用恰当的提问方式,宗教习俗这些都要进行了解”;最后是地域的风险,“有一次去到一个地方,一条藏獒突然向我扑过来,魂都吓掉了。”姜老师笑呵呵地说道。

在同学讨论环节中,姜老师回答了同学们关于采访技巧的问题,“贵在交心”“交流式采访”“与他们拉家常,交心等,再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回答问题”。

姜老师强调平时积累素材的重要性以及要围绕一个主题、中心对零散素材进行剪辑,最后成片。“围绕一个中心,并且有时间跨度,这样对比力量很大。”

                             

 分享会现场  贾振华 | 摄

另外有同学提到自己家乡是广西南宁,想以 “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拍摄一部纪录片,借此来扩大南宁知名度,但不知道拍摄什么样的题材。对此,姜老师给出回应:“广西有少数民族的特色,拍摄纪录片可以从民族歌舞入手,有情感,有故事,才更有穿透力。”

最后郭庆教授谈了自己的看法,“人都是世俗的,但姜老师能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情怀,勇敢地参与到援藏工作中去,这是很可贵的。” 对于《雪域放歌》,郭庆教授强调片中对时间的记录这个点很好,“将九年后的片中人物现状影像与九年前的影像接起来,影响比较大,因为纪录片注重时间记录,注重变化。”

文字 | 蒋心怡

图片 | 张琳莉 贾振华 部分来源纪录片截图

关闭